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讓你的人生,變成一支喜悅的舞蹈~〈莊子‧養生主〉(2012/3/17修改)

  因為〈庖丁解牛〉曾長期列入高中國文教材,所以多數人對此篇並不陌生,文中的庖丁技術高超,會用「猛牛青龍斬」(請參閱小川悅司〈中華小廚師〉)「瞬殺鮪」(請參考寺澤大介〈將太的壽司〉)一類變態技巧解剖動物,可稱神乎其技,然而隱藏在故事背後的,其實是相當深刻而且細膩的哲理。《莊子》以此則寓言提醒世人死亡之必然來臨,教導讀者與死亡共處的智慧,以致有效率達成生命的意義。


     
「生」與「性」通,養生即是養「性」,「性」者,天賦之命,無所謂善惡,只以完成本質意義為目的,牛羊食草,餓虎撲羊,猛獅搏禽,乃其天性,若說牛羊佛性比較高,獅虎嗜殺成性下地獄,實是繆論,萬物相食,本是真理,而相食之外又復相生,亦是真理,執生執死,皆迷一端。故而〈養生主〉談論死亡,即是談論生命,有生必有死,欲圓滿生命,第一件事就是學會與死亡安然共處,才能放開自己、化入生命之流,而唯有恣情體驗,不壓抑本性,才能圓滿本性,〈養生主〉談論主題實是肉體之必亡與靈魂之永生,天性之成就與生命之圓滿。



現在看看莊子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翻譯:



我們生命有限,但知識累積卻是無限,以有限追求無限,已注定失敗的命運,無論多麼認真努力,將追求知識視為終生職志,也只可能半途而廢,因為死神遲早會向你招手。這世界除了「世界」本身以外沒有永恆的事,也沒有恆常不變的法律,唯一的定律就是「世界」本身會繼續存在下去,所以行善最好低調,不必貪圖別人的肯定,否則你將會因此被剝削,作大事不拘小節有其必要,但行動時要小心謹慎,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要給人留下把柄,以免引火燒身,總之,任何行動要跟著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順應宇宙的韻律採取最合理的選擇,腦袋靈光、四肢敏捷地活在當下,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如此一來就可以保全小命,可以成就天性,可以滋養生命,可以完美運用此生。



銓解:



許多人引用古人話語,往往斷章取義,所以讀古書還是得仰賴自己思考,印證古人的道理則要憑自己體會,因為寫註解的人腦袋不一定靈光,常常斷錯文句,誤解文意。例如《莊子》擺明嘲虐知識無用,古往今來大江南北卻有千千萬萬個老師逕自擷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勉勵學子用功苦讀。莊子已經說如此蠻幹一定會導致生命的悲劇,其實不只是知識,無論妳執著什麼,在死神面前連個屁都不值,無論積聚的是名聲、金錢、房子、帝寶、事業還是啥的,當你死後什麼都沒有,征服歐亞、妻妾成群、聲譽卓著都是假的,老曹花了一輩子才學會這點,可惜他的沈痛呼籲還是被當作馬耳東風,豈未聞: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當然老曹為了強調世事無恆遠,因此否認享受金錢、美女、名聲、親情的種種快樂,實在矯枉過正。但他說如果你渾渾噩噩過一生,在蹺辮子前一刻會發現一輩子全花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這就非常肯定無誤了。饒妳了解這一點,悔不當初,也於事無補,通通來不及了。另外有些人拋棄了上述種種價值,躲在宗教、學問的庇蔭下,覺得信仰最高尚,將意識型態當護身符,認為道德理想可以轉化成生命價值的,很抱歉,到最後你還是會發現你一輩子都在浪費,而且根本無法成就什麼。正如葛吉夫說的,良心是要自己掙來的,不是念念阿彌陀佛、阿門、阿拉就可以成就的。同時也沒有任何人可以拯救你,解脫心靈得靠妳自己。

      
言歸正傳,如果生命不是用來堆積,妳可能就會問我:「好吧,那生命可以成就什麼呢?什麼都是屁那什麼又不是屁呢?」好吧,我只好老實回答你:「一切都是過鼻香屁」(過眼雲煙好像比較雅一點,但是不太像我的繾詞),太執著好和壞那一邊都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你一輩子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好人,那我可以宣告你最後的命運就是注定變成爛好人,把自己搞到人不像人,殊不知明朝有貞節牌坊這檔子事,如果你當選貞潔烈婦完全不值得高興,伴隨而來除了無謂的虛榮之外,只有地獄般的折磨,當選詔書其實差不多等於宣布「妳、該、死」,反正活著跟死也差不了太多,假如好死不死在多年以後妳遇見初戀情人天雷勾動地火,在社會眼中妳還不如當初死一死比較乾脆,貞節烈婦想要追求感情?該死!當貞潔烈復就要犧牲人性,妳既然享受旁人對貞潔的信仰,就要認命接受貞潔的牢籠,雖然上述例子比較極端,但是所有發願做好事,被人當好人的人最終差不多都會導致類似苦果;舉個比較反面的例子,如果受時勢所逼,必須幹些法律道德不太允許的事,那也要先懂得保護自己,不然那些置身事外的人(這些人差不多最後都會當立委),最終也很奇怪的有資格拿道德或規矩來鞭躂你(不過他們搞外遇只要開個記者會道歉,再閉關一下就沒事了),就像曹操究竟有沒有殺呂伯奢實在是個懸案,不過在三國演義寫完後大家都有資格可以指著曹操的鼻子痛罵他是奸臣了。總之,作任何事情都要活在當下,不必執著哪一邊,只要循著中庸之道就對了,不要拿這些經文、那些教條當護身符,除非妳讀通了,了解經文的意義,否則基本上沒什麼用!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這句話不太容易理解,乍看之下下還有些突兀。督是督理,而經乃恆常之意,「為善、為惡」指的是社會的制約,是一種不符合天性的人定標準,此句話是說人應當因循天理來行動,就是「緣督以為經」,如依循人智,便會綁手綁腳(社會所認定的「為善或為惡」),然而生活在人類社會有些複雜的情況,因此雖然要根據實際狀況反應,也必須根據社會環境作一些調整,這就是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



本段「親」字前人述解很多,或解為「親屬」,或認為指「身體」(以其親近本性之故),但因前有「身」字,所以有人反駁不該是講身體。在此本人要告訴各位,養親的親就是身體,這是毫無問題的,因為這段話的重點是在「保」「全」「養」「盡」四字,而身生親年四字是生命的四層意義,如同奧修說身體是靈魂的外貌,靈魂是身體核心,兩者並不是分離的主客體,在地球的生活,身體就是你,妳就是身體,不必刻意劃分。因此這幾句話是說,按照每一個當下去生活,最起碼可以保住性命(保身),有了生存才談得上生活(全生),滿足了生活品質(養親),最後才能完成地球課程(盡年),以下四個故事分別講保身、全生、養親、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釋義:



庖丁替文惠君支解牛隻,忽以手擘、忽以肩頂、時以足踏、時以膝壓,用上整個身體,使盡渾身解數,意之所之,牛體莫不應聲而解,刀鋒所及,只聞得美妙聲響不絕於耳,那快樂的感覺,輕快的節奏,彷彿像是提刀與牛隻跳著雙人舞般令人賞心悅目。文惠君見狀,忍不住發出讚嘆:「WAOAMAZING,看你用刀簡直是種享受,你的技術怎能到達這種境界的呢?」庖丁擱下菜刀,回答道:「因為微臣熱愛真理,遠勝追求技術。其實微臣剛開始耍菜刀時也很幼稚,膚淺地根據眼前所見胡亂砍剁,明明只懂得將牛身大卸八塊,卻沾沾自喜、自詡為解牛大師。後來發現光是牛身上滿是學問,於是轉而將心力放在研究牛腿、牛胸、牛肚、菲力、沙朗、大丁骨等不同部位的差異,我全神貫注、用心摸索,因此只花了三年,就將各部位處理技巧都掌握得絲毫不差,然而過份投入,反倒導致我常心不在焉,任憑身體進行著單純的機械動作,其實意識卻處於昏睡。到了現在,微臣不僅技巧爐火純青,還領悟到用直覺玩菜刀的訣竅,我不必再用眼睛,不必再靠知識與記憶,只要把腦袋放空,刀尖就會自己滑動起來,靈感來時刨刀就像指揮棒一樣,按照牛腿二頭肌三頭肌上的樂譜跳躍起來,而甚至在彈開關節,剝離血管的高難度細部作業時微臣都很少遇到難以應付的狀況,更何況是處理大骨這種小兒科的問題?好的屠夫一年換一把刀,因為割切肌肉會磨損刀鋒,普通屠夫則每個月換刀,因為他們砍斲骨頭摧折了刀鋒,此刀已經伴微臣一十九年了,解體的牛隻以數千計,而刀鋒依然銳利無比,宛如剛經琢磨一樣。君上不知,牛肉看似緊實,卻充滿著粗糙的縫隙,刀鋒犀利,則已臻輕薄之極限,用犀利刀鋒切割粗糙縫隙,本就簡單至極,多得是微臣揮灑的空間呢,所以十九年了,刀鋒還跟當年剛磨好時一模一樣呢。話雖如此,微臣也不是完全沒有遇過棘手的狀況,但面對這些偶爾出現的小小難題,微臣知道不能蠻幹,總是格外小心,不被眼前景象所迷惑、不因心浮氣躁急而妄動,而是將自己放空,將一切交付直覺與靈感,隨後刀鋒輕滑,糾結處便應聲而斷、迎刃而解,如魚游水、如土委地、如鳥高飛一般自然簡單。然後提刀而立,看到自己又圓滿完成任務,因而深感自豪,因為微臣知道宰牛的是道,實在不是我,對造物者而言,宰隻牛不過只是小菜一疊呀,對微臣而言,則是享受這個關照真理的過程,體驗到天人合一的感動呀。最後微臣總會小心翼翼將刀收好,讓它下次出匣時,依然鋒利如昔。」文惠君聽畢,讚嘆道:「佩服佩服,聽完閣下的開示,我領悟到滋養生命的道理呀。」



 



銓解:



首先要釐清幾個解釋,以免誤解莊子原意。首先「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除分別動作外,四句連結起來在字面外尚有一層庖丁用整個身體解牛的意義;其次,「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的進,應該翻成超越,而不是繼而,悟道是修練的結果,絕不會有人先悟道才操練技術,因此翻成繼而是不符合邏輯的。「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其實就是篇首所謂的「緣督以為經」,人皆受制於天理,猶如受天所督理,之人行事應當依循天理,此則「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之意。如果依循天理行事,自可暢行無阻,此即「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觀知止而神遇行」以及「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的妙用。



此段有兩大象徵,其一為牛,其一為刀。



先說牛的象徵。在這個故事中,牛象徵著世界(或者具有一定理則的社會),這些理則統理於一個整體,就各部位而言則略有詫異,但就本質卻是一致的。這三個階段相當於禪宗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公案,因此庖丁始則「所見無非牛者」繼而「未嘗見全牛也」,最終則與牛合為一體「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始因無知,將全牛視為一體,繼因分辨作用(知識),了解現象上的區別,終因真知而領悟「一即全,全即一」。



    而刀的象徵是什麼?在故事中,庖丁以整個身體來解牛,但與此同時,卻反覆強調刀的作用。刀有兩個特點:其一、刀是人類的產物;其二、刀鋒可鍛鍊成銳利之極的「無厚」。人身上既是人類獨有,卻又鋒利無比的東西,就是心智。心智是一個無法被觸摸的實體,《佛典》中明確指出意乃六根之一,用以接收法塵,此「意」指的就是心智,而此「法塵」就是想法與觀念,心智讓人發揮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夠任意截割牛的肢體(猶如人類對地球所作所為),然而要正確運用心智,必須先了解宇宙的常理,這就是緣督以為經,如果濫用心智,所作所為不符天理,那麼一方面會破壞世界(割也、折也),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個人心智的耗弱(歲更刀、月更刀),如能正確運用心智,不但效果驚人(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還能延長生命(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而讓心智保持銳利的方式,除了依乎天理不妄為,同時要讓心智保持彈性節奏,不用時讓心智休息(善刀而藏之)。



此則寓言講保身,保身者,保全身體,按照身體的規律生活,而不是按照過度的慾望來生活。讓天性成為準則,符合天性的一切就是對的,順應天理、按照天性來生活,自然會有健康的身心靈! 而〈庖丁解牛〉與養生有何關係呢?首先,牛是生物,解牛是解剖生命,故而庖丁解牛,處理的是死亡,也是生命。故事說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如同跳舞般享受,可見庖丁必然已臻忘我之境,其用刀已經是一種藝術,他的每個姿態,每個舉手投足都洋溢出一股大師的氣度,所以文惠君才會受到深深的觸動,這就像無論多焚琴煮鶴的俗漢,聽到盲人歌手波伽利的歌聲,依然會被音波穿透而起一身雞皮疙瘩一樣。偉大藝術家多有此類經驗,在藝術發生時,並非是藝術家創作了藝術,而是藝術家被藝術使用,故而西方藝術家將藝術歸功於上帝,廣加嘔歌讚頌,而中國則歸功於天道,認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庖丁解牛時已契入「觀知止而神遇行」的狀態,故而當文惠君問起庖丁是否為成覺之士、得道高人,庖丁亦直認不諱:「是的,俺的菜刀術已經不是耍耍菜刀而已,俺用菜刀已經是一種藝術(可惜庖丁生得太早,否則在日本創個《刨道》《菜刀禪》之類,當不在話下),而那些誇稱很會用菜刀的,在俺眼中看來都跟以前的我一樣,只懂蠻幹,硬砍硬切的,根本不在乎菜刀受不受得了,就像有些人一天工作22小時,拿有限的生命去博無限的慾望,這哪會有什麼結果呢?我十九年來享受我的工作,所以刀還是新的,十九年來我享受人生,我還是健康的!」至於偶爾出現的小小難題,只要不蠻幹,戒慎恐懼,把自己放空,順著流走,存在總是會做出正確決定,只要自己冷靜,其實什麼都搞得定!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




翻譯:



公文軒被獨腳的師嚇傻了:「這是什麼怪物?怎麼只有右腳?是天生的還是人造成的呀?」有人解釋說:「這是天生的(也就是性)。絕不是人力造成的,天才會創造出這麼有個性的個體,人類是完美主義者,不可能接受不對襯的美感,所以說這一定是天生的,不是人造成的。」

   
澤雉在池塘裡走十步就要啄一下地找食物,走百步就要喝口水,雖然看似辛苦,但活得很開心,絕不想被「好心」飼養在籠子裡,雖然身體健康,卻悶悶不樂!

  

詮解:

    這兩個小故事講天性,符合天性的絕對不會錯,因為宇宙不會創造無意義的事。

   
右師的故事,講述全生(性)。 

   
右師只有一隻腳,好像很奇怪,但其實真的奇怪的是人類的想法。大家看到右師一隻腳的驚訝之情,跟看到深海魚嗤之以鼻、品頭論足一樣 ,其實很少人認真想過,我們認為深海怪異的想法才是真正的怪異。如果妳認真思考過,沿著觀念發展邏輯深入推演,妳就會探索到問題背後潛藏著人類無所依據的傲慢。人類認為深海魚「怪異」,是因為自以為看過「正常」的魚,很少人反思自己並不是上帝,並未創造萬物,進而反問自己了憑什麼認定深海魚很怪,而自己平常眼見的魚才是正常的呢?

   
一切都是因為自尊心作祟,因為你的內心有一個自以為是、牢不可破的「我」,毫無根據的把自己習以為常的事情當作真理,不過才看過一些事情就以為自己有資格判斷美醜了,不過這個「我」甚至沒有辦法創造你自己。事實是,每個人心中的「我」都是被創造出來的,就算你的「我」很完美,那也是創造你的「我」的那個奧秘很完美,既然祂很完美,又如何會創造無意義的事?    

   
問題不在右師只有一隻腳,而是人會追求自以為是的完美,總認為別人有什麼不對勁,所以回教徒殺基督徒,基督突迫害回教徒,道教徒迫害佛教徒,佛教徒貶低基督教,儒教徒誹謗佛教徒(韓愈《諫迎佛骨表》乃抹黑界經典之作!)....

   
其實,人類自以為的完美是個侷限,只要看看地球現況就不難明白,因為人類以為只有人類需要的是好的,生態持續窄化,物種持續滅絕,問題就在於人類自以為懂得完美,但那個完美其實是非常狹隘的觀點。天生的就不會錯,也許我們不瞭解那個意義,但是上帝知道,宇宙知道,不必你操心!人定勝天是非常正面積極的人生觀,但更上道的人都會轉而追求天人交感去了。

   
澤雉故事談論「養親」,親,就是身體,不過深一層講,是天性,萬物各有天性,生態有生態系,萬物有食物鏈,地球有氣候循環,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仄,晨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萬物有他的規則,你作事必須符合那個規則,而不是用人智去改善那個規則,就像澤雉一樣,他不去憂慮明天,牠在池塘裡啄小蟲喝髒水有什麼問題?根據演化的成果,池塘就是適合他生存的地方,人類為了自私的目的把他抓來,用自以為好的方式對待他,還有什麼比這更蠢的呢?....DISCOVERY曾因為氣候變遷製作一個專題,節目訪問許多氣候學權威,大部分科學家都為人類愚行懺悔不已,但其中有一個超級奇葩依然執迷不悟,想了很多控制天氣的方法,他的論點是「人類一旦開始改變天氣,就要控制到底」好像地球上只有人類存在一樣,真是嗚呼哀哉。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人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懸解.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釋義:



老聃死的時候,秦失來憑弔,大哭三聲就步出靈堂。

老聃的弟子A覺得很疑惑,就問弟子B:「他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

弟子B說:「沒錯」

A
說:「弔祭得這麼草率,會不會不夠上道?」

B
說:「唉,當然可以,這才是真性情,有修養的表現呀。剛開始我看秦失跑來弔祭,還認為他只是個普通人,現在瞭解他的境界了。你看這些來弔祭的,年紀大的,哭的像死兒子,年紀輕的,哭得好像死了娘,他們不約而同哭得這樣淒厲,一定有什麼共同理由吧?說穿了,是因為投射自己對死亡的恐懼,所以才加重了悲哀之情(遁天倍情),何嘗感覺悲哀呢?那不過是自己對死亡恐懼的一種偽裝,除了秦失,誰真的在乎老師呢?這些哭得莫名其妙的人,忘了自己有幸能走這一遭,完全是宇宙的恩賜,眷戀著生命想要抵抗死亡,就像想抵抗真理一樣愚蠢到家,自找麻煩(遁天之刑)。老師來的時候,是宇宙的一個安排,老師離去的時候,也不過順著流走而已,他來去都是按著宇宙的定律,不曉得有什麼好高興哀傷的?萬事開始之初已注定有結果,萬物出生之時就注定死亡,其實脫離地球何嘗不是脫離肉身的束縛呀(帝之懸解),就像蠟燭,我們曾經看過她的光亮,如今燒完了,沒有人知道光消失到哪裡去了,沒點燃前沒有光,燒完後也沒有光,那麼那個光是從哪來的?你的生命和死亡也是一樣,純粹是個奧秘,老師也一樣,不過返回一切奧密的緣起與歸宿之地而已。」

跟許多前賢的解釋不一樣,但老實說,我覺得自己翻得好多了XD

 

銓解:



此段講盡年。何謂盡年,盡天之年,莊子說「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想當年牟尼上師宣講《金剛經》,在談論人生意義時也發表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看法,生命是一個流動,每一刻都在流逝。天年,是天賦之年,也就是人的性命,生命的長短是天決定的,跟人用什麼方式死掉沒有關係的,民間信仰不知為何都愛詛咒意外身亡者與自殺者,好像他們的死是活該,死後還要死受罪一樣,事實上,這些人如果在世時沒被催眠,死後就不會不得安寧,在佛教把地獄這個觀念行銷到中國以前,中國沒有地獄...扯得遠了,既然我們的生命純粹是一個禮物,那還有什麼好要求的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