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 星期一

歷史劇雜談--「雍正王朝」「大漢風」與「大秦帝國」

我一直都很喜歡看歷史劇,不過倒也並非來者不拒。

高中看三國演義時,喜歡上了劇中飾演曹操的鮑國安,也喜愛劇中的孔明,但那時並未特別留意他的名字。後來「雍正王朝」都快看完時,才驚覺劇中精明強幹

,明察秋毫,作風強悍的雍正與「三國演義」中飾演溫文儒雅,談笑風生,鞠躬盡瘁的諸葛孔明竟是同一個人。

此後「唐國強」在我心目中的演員排行榜上,便具有天神般難以挑戰的地位。

「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歷史大劇推出後,搭著這股浪潮雨後春筍推出的歷史劇,卻良莠不齊。雖然不乏氣勢磅礡、細節考究的鉅作,終究以粗織濫造,劇情

誇張者居其多數。

我對大陸劇的刻板映象,一直到了《雍正王朝》才徹底改觀,本劇改編自二月河的原著小說《雕弓天狼》《九王奪嫡》等系列小說。相當程度保留原著小說的設

定,因為喜愛小說,而收看電視劇者固然不少,因為迷上電視劇再回頭去看小說的也有相當族群。其魅力可見一斑。

作者根據清代檔案與史書,以架空的架構重新呈現雍正既位前康熙朝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真相。試圖做一翻案文章,力闢坊間雍正竄詔奪嫡的不實流言。
/>
說雍正勾結隆科多,交傳位詔書上的「傳十四」改為「傳于四」是子虛烏有知識,因為清代傳位詔書備有滿漢兩種文字,漢字可以改,滿文又該如何作弊呢?劇

中並未指出來,但二月河必定是知道的。

劇中幾位主要人物刻畫得頗為傳神,但未必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如帝王師鄔思道,即是根據古典小說原形虛構的人物,但人物形像十分搶眼。





劇集前半段由黃河決口一事談起,藉由事件呈現出當時的四海昇平已是一種假相。實際上朝中朝綱敗壞、官場虛偽成風,地方上,地方仕紳佔去最多的地,卻不

納稅,如此種種皆是國家的隱憂。

康熙一生以寬大治民,加之承平日久,面對這些大肆鑽營,侵吞國產、舞法弄民的頑劣份子,想要予以整頓,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導因於守法之臣多鄉愿從

眾,只願自保。而功臣耆宿,卻仗著往日的功勞,掏空國庫。你不還、我不還,抵賴推託的風氣遂沿襲至整個官場。

不僅如此,當時除內在的問題,西北等地外患頻傳。更糟的是,諸子念康熙年老,大位虛懸三十年,有心者結黨營私,覬覦大位,彼此鬥爭不休。(關於奪嫡問

題,可以參考二月河原著小說,與易中天《品人錄》,兩者觀點互異,尤其是康熙對皇八子胤禩的印象,兩者有大異其趣的見解。)

國事家事紛亂如絲,想要大刀闊斧,卻發現如此將會牽連出難以面對的真相。當此困局,面對臣下與諸子的明欺暗矇,康熙縱洞若觀火,卻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

隻眼。

痛定思痛後,康熙有了想法。認為亂局之生,在於國風敗壞,而國風日靡,出於自己過於寬厚。革新迫在眉睫,新王儲必須具備與自己截然不同的特質,講國家

導回正軌。除了勤政愛民與廣大胸襟的最低限度要求外,候選人還必須剛毅果決,具有堅剛不可奪其志的強韌心智。

康熙的算盤打在遠方,眼睛卻瞇在前方,謹慎打量著諸位皇子,究竟誰才是他的最佳接班人。



二月河認為,康熙早在黃河大水前後,就已注意到雍正勇於任事,公正無私。冷面無情、不結黨營私是他最大的優點,但也是最大的死穴。

所以康熙一方面處心積慮地磨練雍正的品格與能力。一方面在政治風暴中運籌帷幄,將雍正帶出奪嫡的風暴圈。



焦晃飾演的晚年康熙,演活了晚年的康熙,說他是所有歷史劇中塑造康熙最成功的一個典型,大概贊成的人不會少。

這得力於很理想地調合了數組矛盾(是劇中的康熙,不是真實的康熙):

既開朗理智,待人寬厚,可一旦與諸子朝臣鬥法,其權謀通變,深謀遠慮,舉朝無人能望其項背。

他也有弱點,也會犯錯。可是總會尋求最好的補救方案。朝臣崇虛尚浮,他栽培一個不講關係、最務實的接班人來整頓他們。

諸子為求表現,兄弟鬩牆,他衡量每人的才能,配與適當的工作予以安撫。但是每一個環節,他都留有一手,確保狀況在控制之內。

太子失教失監,致使後來昏悖糊塗,犯下種種錯誤。他不僅選定了接班人,更進一步培養更下一個接版人,從小給以優越的教養與正確的人生觀,確保大清三代

昌盛。

歲月不僅侵蝕了他,也給他力量。他年老力衰,卻也有著久經歷練的沈著與睿智。局勢尚未底定時,面對諸子的挑釁試探,他發揮驚人的耐心來隱忍等待。他看

得真切,人緣不代表治國的實力。因此國不傳胤禩,他知道只有雍正,才能進行公司重組,給王朝注入新活力!

他具備一種成熟的品質,除了機智權謀,也有一個老國王視民如傷、和藹慈愛的人性光彩。這個形象是一個成熟的人,而不是萬能虛幻的神,所以才能感人。
/>
尤其康熙臨終一段,對雍正剖白了內心的話,一番諄諄教晦,既是慈父,也是嚴師,也是仁君。慮深圖遠,如高山景行,令人萬分景仰。一幕戲,一席話,刻化

出一對父子,兩代君臣勤政愛民的兩個典型。

後半段鋪序雍正的勵精圖治,不避險難,銳意改革。翦內憂,拒外患,黜強臣,誅手足。他眼光看得遠,所以負盡罵名,仍是雖千萬人吾往矣~他一生為革新民

政吏治嘔心瀝血,十三年間積勞成疾,最終不待政敵來收拾他,自己就先活活累死在辦公桌之上....



當時的代理片商,把《雍正王朝》吹捧成古今中外最好的歷史劇,並盛讚這是一部領導人不可不看的經典之作。順著這股潮流,《康熙帝國》、《乾隆王朝》也

相繼推出,《康熙帝國》由最玉樹臨風的帝王陳道明主演,但劇情失於冗長誇張,尤其劇中攻打台灣一段長到令人不可思議,政治宣傳的意味令人觀賞起來十分

不悅。焦晃在《乾隆王朝》擔綱主角,但得到的評價,明顯不如扮演《庸正王朝》時的康熙,因為那太經典、太經典了!

入伍前喜歡《楚漢風雲》(台灣AXN上映時節目名稱為《大漢風》),共五十集,以楚漢相爭為創作的題材。劇情集中在陳涉起義後的數年之間。

該劇情結大抵中規中矩,並未脫離史記的羈杓,因此沒什麼敗筆(也有些不倫不類的地方,如為了演韓信迷失在功名利祿中,刻意造出一個月姬來告訴韓信「學

道謙讓」的道理,因此在劇中最後作了女道士的打扮,但是...道教在東漢末年才發展出來,西漢初年有女道士,別鬧了吧!),但也缺乏亮眼的創意之作。可是

拍攝手法擺脫了傳統電視劇的模式,引入了電影的分鏡概念,人物的特寫頗多。而其場景及衣著的注重,考究則未必,造成的視覺效果相當搶眼,可說做了許多

相當成功的嘗試。

本劇不像《三國演義》等劇以磅礡的氣勢取勝,而由精緻見長。捨棄了複雜的人際關係,將之適當簡化,例如對劉邦狐群狗黨的描寫全集中在刻化樊噲上。

對人物的刻畫較為講究,幾個主角如張良、呂雉、虞姬、樊噲其形象都填補得不錯。至於劉邦的情人與韓信的情人,營造得較差。

本劇最令人驚豔的是他的選角,例如蕭榮生飾演劉邦,將其外寬內忌,務實滑頭的形象全演了出來。胡軍演繹項羽集溫柔與爆怒於一身的氣質,雖然令人有蕭峰

附身之感,而且身高與史記所述之項羽有一段距離,但還是另人感覺十分真切。李立群演李斯的驚鴻一瞥令人驚豔(戲份很少),飾演張良的沈保平,除了重現留侯柔韌退讓、卻能堅持到底的智者風範,那略帶沙啞而有磁性的嗓音,給人一種知性的感覺。尤其他跟范增亦敵亦友的關係,比史記上冰炭不同爐描寫,也許更不寫實,卻更具人性。

亞父范增也值得一提,劇中加強了他苦口婆心絮絮叨叨的形象。又描述他為了項羽的事業想逼死虞姬(妙弋),這些細節《史記》沒有,但卻是依據其性格特徵發展出來的,編劇的功力十分值得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虞姬的楊恭如與呂后的吳倩蓮。

楊恭如演的虞姬毫無心機,跟項羽剛好湊成一對雙魚癡情男女,戲份很重,形象大抵稱得上飽滿。為歷史上出身不詳的虞姬,寫了一部前傳。

然後是全劇演技獎的得主---吳倩蓮。
本劇著重在刻畫其個性的塑造,製造了一系列的矛盾,逐漸引導其個性發展到最後令人髮指的境地。

劇中的呂雉本來是一個樸實的農婦,在劉邦起事後,秦軍的追殺中她做了人生第一個重大抉擇---犧牲了劉邦的老母,保全其他的家人。此細節為《史記》所無,但完全可能出於呂后之首--「關鍵時刻,狠得下心,絕不手軟」。劉邦的不斷拈花惹草,也助長了她個性的畸形,原本的狠辣潛質,轉變得更為偏激。《史記》記載他最後刺瞎情敵戚姬的眼睛,割去她的舌頭,還斬去她的四肢,讓他在糞坑中打滾,稱為「人彘」,還騙他兒子一起分享這復仇的快感。惠帝因為母親非人性的行徑,最終一病不起。劇中把這種心態重新安排為一種長期發展的過程,是十分高明的手法!再者,在呂后被俘於楚營中的心理轉折,增加更多的描寫。近代大陸學者有以心裡學研究呂后心理者,認為這段時期助長了呂后的不安全感,從楚營歸來,看到劉邦又有新歡,從此懷恨在心!為了保障自己的身命財產安全,她發誓可以用盡一切的手段,喪盡一切人性來擺脫這種安全感,頗有新意。(《史記》在這一段的記事完全空白,只有在項羽威脅劉邦要烹殺劉太公時,記下劉邦說了句「我父,若父也,若要烹爾翁,則幸分我一杯羹」這句千古留名的話)

劇中呂后到後其的造型十分誇張,眼角和眼尾畫了長長的眼線,用相當漫畫的手法突出呂雉慘忍和陰險的個性。我個人認為吳倩蓮能演活這個角色與她自己是巨蟹座有關,我相信呂后即使不是巨蟹座,星盤中的巨蟹一定也很強。劉邦負他,但他沒想過要報復劉邦,因為劉邦是一家人。漢初功臣全都看了礙眼,只有張良不是,因為張良獻計保住了劉盈太子之位。得勢之後,立即任用呂氏一族,廣植根基。這種維親族是信的風格,乃是巨蟹座的特質(拿同事名為輔政,實為執政的慈禧、武則天、孝莊太后比較,這種特質更明顯)。終呂雉一生,這種強列的不安全感,強列的親族概念,強烈的地域概念影響著呂雉一生的行事。其婚姻、家庭、政治,皆可總歸為一句:「非我族類者,滾!侵我疆域者...殺!」



最近每天收看的是「大秦帝國」(目前會看的電視節目就是蠟筆小新和大秦帝國)。

劇情從秦孝公即位前秦國久經兵禍,國弱民窮的情勢開始鋪陳。

秦國經三世內亂,失去關內之地,而獻公為奪回河西之地窮兵黷武,更是元氣大傷。

孝公即位後與商鞅(這時他還是衛鞅)厲行變法,終至成功的全部過程。劇中插序許多史實外的旁支劇情,但大體合理而符於常情。

我個人認為該劇最突出的創舉,是把商鞅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的理想青年,寫其與孝公肝膽相照,扶危秦於既傾之際。刻畫其執政之初,依法殺人,震懾天下,太子犯法,太傅抵罪,驚動朝野。在這些期間,他也是會疑惑,會害怕的正常人,但對變法的信心支撐著他。

本劇的取景和服飾很講究,有一種樸實的風格。其刻畫老秦人的民族特性十分生動,也是成功處之一。

司馬遷是我最敬佩的作家,寫作史記,筆端飽含感情,但他對商鞅的批評十分偏頗,已達於憎恨的境界。如在太史公曰中稱商鞅是「天資刻薄人」,又說看了商君書耕戰等篇章,「足以發明商君之刻薄少恩哉。」,又若敘述商鞅最終死於自己頒佈的連坐法,隱然有作法自斃的譏誚。

站在歷史的角度上,這是有欠公允的,但考慮到宮刑事件對司馬遷的影響,司馬遷感情上厭惡商鞅卻不難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