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詩韻

前幾日網誌提及僧志徹(或僧志安)一首耳熟能詳的詩。

古木陰中繫短蓬,
杖黎扶我過橋東;
霑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想起以往能力分班,在下忝為前段般一份子,便做過一種加強古文閱讀測驗的練習本,其中便有這一首,未料那位翻譯老兄望文生義,這樣解釋:
  

我在古樹陰下穿著短衣,撐著柺杖度過橋西
天空細細小雨隨杏花瓣飄落,好像要沾濕我的衣襟
迎面和煦春風,吹向楊柳,吹向我的臉,舒爽怡心。
 
當時在下的國文能力也不怎麼樣,所以也挑不出什麼毛病,如今看來這位仁兄雖不算錯得離譜,但一首詩的神韻,倒是著實被他黏皮帶骨肢解得七零八落,志澈要是看到這段翻譯,恐怕要只能掩面嘆息道:「你這嘶小可真是焚琴煮鶴也呼哉。」
 
首先第一句就解錯了,短蓬指小舟,這位仁兄卻解成短衣,他大概是根據《五柳先生生傳》「短褐穿節」推測「短蓬」類似「短褐」,繫短蓬就是用衣帶繫住短衣,實在令人無言,請問古代人哪一件衣服不是用衣帶繫住的?如果把繫解成動詞,又請問這位僧人幹嘛要特地跑到杏花林下穿衣服呢?就算他是竹林七賢也該是到杏花林下把衣服脫光呀!
 古木陰中繫短蓬,是反應志澈隨興所至,東飄西蕩,一任自然的悠然心境。這句其實是志澈乘舟而行,見到杏花盛開,才在樹陰下繫住短舟,打算到杏花林賞遊一番,古字亦用得好,顯見該處人跡罕至,仍保有渾然天成的美感。

再看第二句,「杖黎扶我過橋東」,杖黎是蕨類凸狀物,乾燥後可作柺杖「見圖一」,古代人畫隱士跟仙人撐的多半就是杖黎,可見杖黎象徵一種出世的境界。這句詩是說四下無人,唯有杖黎宛如好友與己相伴,象徵僧人物我合一、寧和嫻靜的心境投射。至於為何是橋東不是橋西呢?僧人剛好在橋東嗎?當然不是,因為要押韻呀,笨蛋!

第三句「霑衣欲濕杏花語」,很容易令人想起劉文正「
三月裡的小與淅瀝淅瀝,淅瀝淅瀝下個不停」的旋律,當然這樣說也對,可是這句詩沒有這麼膚淺,首先,「霑衣欲濕」既摹寫觸覺,也摹寫視覺,「杏花雨」摹寫視覺也摹寫嗅覺,利用肌膚所感、目視所見、鼻之所嗅等感官描寫,令人感覺花雨紛飛之境,如在目前,志澈悠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但更重要的,不要忘記志澈是個僧人,此詩實是禪詩。這首詩其實隱含著更深意境,眼前美景觸動志澈內在感觸,那種洋溢的喜悅,宛如開悟經驗,眼中所見,無不閃爍著美善的光輝,感於花雨乃觸於外境,而內境之中,能夠感受著這喜悅快樂的,實非花、雨,而是真如的本性,故霑衣不濕者,非身體髮膚也,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隨外境紛然轉變者,佛性也。


 第四句「吹面不寒楊柳風」,與第三句略同,然三句偏指外境,故云「欲濕」,欲濕指,實不可濕也。此句則專說內境,真正不寒者,善柔者,並非風與楊柳,乃內在不滅之本性,本性者,佛性也,其本質是純淨、不染、寧靜、平和、溫卹、奉獻、祝福,豈楊柳風能撓動、杏花雨能濕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